“靠山吃山”发展雷竹笋!一名雷竹大户的“增收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3:56:00    

眼下,正是雷竹产出的时节,在春雨的滋润下,一根根专属春天的美味破土而出,给乡村增添了一抹生机。

4月1日清晨,射洪市明星镇龙胆村的雷竹种植基地新竹遍地,尽管薄雾笼罩、春雨淅沥,但竹林里已是一片忙碌。返乡创业带头人、基地种植合伙人郭清华戴着草帽和务工村民,手持特制竹笋铲,在竹林间快速穿梭。“削蔸要稳准狠,不能伤到竹鞭。我们这里的村民采笋一个比一个专业。”说话间,他手腕一抖,一根嫩白的雷竹笋完整地从土中剥离。

务工村民采收雷竹笋。

“龙胆村地处丘陵,坡多、坡陡,非常适合雷竹生长。经考察,2014年,在返乡创业人林凤军的发起下,我们一起成立了射洪市龙凤之乡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当时遂宁首家专业种植雷竹的合作社。”郭清华介绍道,雷笋滋味鲜美,因其早春打雷时破土而出得名,基地种植的雷竹品种引种自浙江“细叶乌头雷竹”,被誉为“江南第一笋”,是春笋市场中率先亮相的笋种之一,具有出笋早、出笋期长、产量高等特点,“创业初期,受本地土壤、气候等影响,其育苗、栽种、成林过程坎坷不断。但是我们并未放弃,最终在2018年,培育的50亩竹林成林了,并开始实现产出。”

翻开郭清华的记账本,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着他和合伙人的雷竹产业发展轨迹:2022年种植70亩,2023年扩种至80亩,2024年扩种至100亩......“现在正是出笋高峰期,每天能收超1000公斤笋。”郭清华指向一根根刚出土就立即被运送出基地的雷竹笋说,“雷竹笋被按粗细分成三级,其中,粗壮的一等品大笋会被单独装箱。能卖到16元一公斤,是二等品小笋价格的4倍多。”

“每亩净利润能达到2000元。”他指着计算器上的数字解释到,每亩产量按1000公斤算,均价每公斤6元,毛收入6000元。行情好的时候,特级笋价格高,亩收益还能再涨两成。

账本最后一页记录到:长期雇工30余人;除草、施肥、挖笋等劳务用工高峰期达60余人,人均日工资100元;带动村集体发展50亩雷竹产业;先后给当地农户带去近40万元土地流转金收入。正在分拣雷竹笋的务工村民刘桃桃表示:“在这干活比外出打工强,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

找对路子,才能打造“当家产业”。龙胆村地处丘陵,既不沿边,也不靠江,坡多、沟狭、地散。“看着林凤军、郭清华结合如此地理环境发展的雷竹产业效益依然很好,村集体也紧跟脚步发展种植了50亩雷竹,已实现产出。”龙胆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周对龙胆村“靠山吃山”发展雷竹笋,“破”出致富路的现实选择深有体会。据统计,目前明星镇有2个村集体组织和1个家庭农场及部分群众从事雷竹种植,种植面积达240亩,年产量达25万公斤,雷竹笋广销川渝各地。

傍晚时分,又一批雷竹笋装车发运。郭清华站在基地盘点着当天的收获:发出鲜笋1500公斤;接到3个厦门、北京等区域客户的微信订单......

春风吹拂,竹林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和合伙人算着一笔更大的增收账。

(全媒体记者 何飞)

相关文章
  1. “靠山吃山”发展雷竹笋!一名雷竹大户的“增收账”

    眼下,正是雷竹产出的时节,在春雨的滋润下,一根根专属春天的美味破土而出,给乡村增添了一抹生机。4月1日清晨,射洪市明星镇龙胆村的雷竹种植基地新竹遍地,尽管薄雾笼罩、春雨淅沥,但竹林里已是一片忙碌。返乡创业带头人、基地种植合伙人郭清华戴着草帽和务工村民,手持特制竹笋铲,在竹林间快速穿梭。“削蔸要稳准狠

    0 2025-04-02 13:56:00

  2. 倡导文明祭祀 践行时代新风 西安区灯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来源:辽源市人民政府_县区动态】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绿色、环保、文明的祭祀新风尚,3月27日,灯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石河小街开展“倡导文明祭祀、践行时代新风”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通过张贴宣传条幅、设立宣传点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发放文明祭扫宣传单,讲解文明祭祀的重要意义,鼓励

    0 2025-04-01 14:19:00

  3. 守护古老文化传承 门巴乡巴尔卡村的幸福牧歌

    罗桑检查缝制好的黑帐篷。罗桑和妻子次仁卓玛。近日,记者来到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巴尔卡村,刚走进村子里就听到村民罗桑和妻子次仁卓玛的歌声:“今天是个吉日,我们要开始缝制夏季牧场要用的黑帐篷,祝愿今年牲畜过百,吉祥如意。”歌声中,满是对生活的美好期许。罗桑和妻子一边哼着歌,一边缝制着黑帐篷,一针一线,不仅缝

    0 2025-03-31 11:02:00

  4. 村民迷路误入高速 交警护送化险为夷

    3月18日7时,高速公路长春支队巡逻四大队民警巡逻至珲乌高速松原方向527公里处时,发现应急车道内有一名女子正挥手拦车,身旁车辆疾驰而过,情况十分危险。民警立即停车上前了解情况。经询问,该女子为附近村民,原计划乘坐客车前往农安,但因不熟悉路线误入高速公路。女子称,自己清晨出门后方向辨别错误,误将高速

    0 2025-03-20 19:05:00

  5. 了解“地下迷宫” ,破解“洞穴救援”

    织金洞被誉为“中国溶洞之王”,黄果树瀑布的地下河暗流涌动,赤水丹霞溶洞群中暗藏瀑布…… 在贵州群山的褶皱间,隐藏着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这些水流“雕琢”而成的“地下迷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贵州探险。更为隐蔽的是那些被当地村民称为“阴河洞”的盲洞,入口仅容一人通过,内部岔路错综复杂。而当地人赖以生存

    0 2025-03-19 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