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下展现了较强韧性”,我国一季度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7:42:00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一季度外贸交出超预期答卷。

根据海关总署4月14日发布的数据,以人民币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这是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首次转负为正,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一季度出口增速高于1~2月出口增速3.5个百分点。

3月出口高增长背后

“除了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外,主要与外需韧性较强以及‘抢出口’效应持续发酵直接相关。”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3月出口同比增速显著加快,明显强于季节性,超出了市场普遍预期。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上年同期基数明显偏低。2024年3月出口同比增速为-7.6%,而2024年1-2月出口增速为7.1%。二是当月外需仍有较强韧性。其中,一季度各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3月韩国、越南出口都保持较强增长态势。最后,在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之前,或还存在一定“抢出口”效应。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也认为,3月出口同比高增,既有环比走升的因素,也存在上年基数偏低的因素。

在14日国新办举行的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了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可以从需求、创新和竞争力几个方面看。

在国际市场需求方面,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是49.9%,高于去年四季度,也高于去年同期。其中,亚洲、非洲3月份的制造业均在扩张期间。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分别增长7.8%、12.5%,增速均高于整体。欧盟和英国的消费支出环比增加,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相对稳定,推动了上述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一季度,我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在国内产业创新方面,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比如,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同时,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一些传统产业凭借着配套齐全、转型升级快、经营灵活的优势,比如玩具、服装等行业,通过小订单、多批次、快速反应的“小单快反”模式,将交货周期从原来的1个月大幅压缩到1周以内,显著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在消费品领域,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体育用品,对东南亚出口化妆品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东盟是一大亮点

在上述国新办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平稳增长,发展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其中,一季度,我国与传统市场的贸易保持较强韧性,对德国、西班牙、英国等进出口都实现较快增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增长7.1%,对中亚五国增长6.9%。

杨畅提出,从对不同地区的出口情况来看,我国3月对主要经济体的同比增速均实现了提升,显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和外需普遍复苏的态势。其中,3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长9.1%(前2个月同比增长2.3%),提高6.8个百分点,绝对金额约400.6亿美元,较前2个月均值约377.8亿美元进一步提升;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0.3%(前2个月同比增长0.6%);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6.7%(前2个月同比增长0.7%);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1.6%(前2个月同比增长5.4%);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1.9%(前2个月同比下降10.9%)。不过,对新加坡出口同比下降6.4%(前2个月分别同比下降12.1%、17.6%)。

从增速来看,东盟无疑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根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具体到品类,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我国与东盟贸易的比重达到90.1%,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均超2成;我国自东盟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等保持增长。从国际运输来看,一季度,我国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对东盟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37%、23.2%、5.8%和16.4%。

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

4月以来,美国掀起新一轮贸易战,加剧了全球贸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冯琳认为,2024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为2.3%,但从今年4月开始美国实际关税税率仍将出现一次大幅跃升,将对全球产业链形成很大扰动。

冯琳认为,一季度进口偏弱,进口额累计同比较大幅度下滑,背后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贸易战影响出口环节进口需求,以及1-2月日历天数和工作日天数少于上年同期等因素影响。其中,价格因素拖累效应最为显著。

冯琳表示,在4月特朗普政府掀起全球贸易战、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的背景下,接下来稳外贸措施会显著加码,着力扩大内需,缓解外需下滑对出口行业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为此,今年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面发力,特别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取向下,外部波动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可控。

“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吕大良在上述发布会上说,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总之,我国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
  1. 一季度,451.4亿件!江苏苏州闯入全国第九

    4月15日,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邮政行业运行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96.4亿件,同比增长19%。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51.4亿件,同比增长21.6%。记者梳理发现,在全国快递业务量和快递收入的前 50 位城市排行榜上,苏州取得江苏省的最好成绩,

    0 2025-04-15 20:01:00

  2. 财通证券股价微涨0.41% 拟启动1.5亿至3亿元回购计划

    截至4月14日收盘,财通证券报7.4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1%。当日成交量为24.29万手,成交额达1.81亿元,换手率为0.52%。根据公开信息,财通证券于4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章启诚提议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A股股份,拟回购金额为1.5亿元至3亿元。回购股份将用于维护公

    0 2025-04-15 08:29:00

  3. “压力下展现了较强韧性”,我国一季度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一季度外贸交出超预期答卷。根据海关总署4月14日发布的数据,以人民币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这是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首次转负为正,出口保持较快

    0 2025-04-14 17:42:00

  4. 央行披露最新数据!事关人民币贷款、债券等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4月13日,央行发布最新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为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融资规模方面,3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我国

    0 2025-04-14 14:51:00

  5. 焦点访谈|千磨万击还坚劲 现代服务业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美方肆意加征单边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造成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重冲击和剧烈动荡。面对外部冲击,中国经济底盘稳,韧性足,其中特别是服务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发挥了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

    0 2025-04-13 1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