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疗+志愿”融合机制!98个服务项目覆盖全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0:42:00    

转自:上观新闻

4月2日,徐汇区召开与市三甲医院志愿服务供需对接会,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卫健委等职能部门、各街镇分管负责人和徐汇区域内的市级三甲医院社工部负责人齐聚湖南街道复8邻里汇,通过现场互动交流、供需匹配等形式,搭建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基层的平台,共谋徐汇医疗志愿服务创新发展新路径。

作为全市医疗资源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区,据了解,2024年,徐汇区创新“组团点单式”服务模式,累计配送28家医疗机构志愿服务基地、98个医疗志愿服务项目,覆盖全区13个街镇。

会上,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将重点构建“区—街镇—社区”三级联动体系,积极做好链接、建立健全机制,推动三甲医院医疗资源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等,特别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探索建立“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服务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提升医疗志愿服务的实效性。

会议现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社工部负责人分别分享医院志愿服务总体情况、可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总体需求,就提升志愿服务精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其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聚焦“精准服务、专业科普、规范管理”三大方向,提出具体举措。

“除了医疗知识的科普,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康复指导、早期筛查等志愿服务,我们也会与社区保持紧密合作,确保医疗资源能够覆盖到更多的群体。”各医院表示,感谢徐汇区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希望健全常态化双向互动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精准落地。

在供需对接环节,各职能部门、街镇与医院围绕服务内容、频次、形式等展开深入交流,拿出自己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向在场医院抛出“橄榄枝”。“由于教师日常工作繁忙,但今后我们也会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时段,联合教工团与区团委畅通参与渠道,动员青年教职工发挥专业特长,助力‘医疗+志愿’资源精准匹配。”现场,徐汇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积极推动校社联动,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志愿服务既要量的覆盖,更要质的提升。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基于“目标方向一致、精准匹配需求、做好服务支持”三个方面,2025年将推动“医疗+志愿”更可持续,凸显徐汇区域特色。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牵头各部门、各单位,一起搭平台、建机制、树典型,构建常态化链接体系,做实志愿者招募和医疗资源组团式下沉服务,不断培育先进典型并做好宣传。

记者:张旺

编辑:孙清渠

相关文章
  1. 把医疗送到灾民身边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曼德勒市街头义诊

    从4月4日起,缅甸中部强震震后救援进入疫情防控和恢复重建阶段。目前受灾最重的曼德勒市生活秩序如何?生活物资和医疗资源保障怎么样?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现在是4月4日缅甸当地时间上午11时,我们现在是在曼德勒市中心的大皇宫附近。受到这次强震的影响,著名历史建筑大皇宫的围墙和部分建筑都出现了明显的倒塌和

    0 2025-04-05 13:42:00

  2. 深化“医疗+志愿”融合机制!98个服务项目覆盖全区

    转自:上观新闻4月2日,徐汇区召开与市三甲医院志愿服务供需对接会,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卫健委等职能部门、各街镇分管负责人和徐汇区域内的市级三甲医院社工部负责人齐聚湖南街道复8邻里汇,通过现场互动交流、供需匹配等形式,搭建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基层的平台,共谋徐汇医疗志愿服务创新发展新路径。作为全市医疗资源最

    0 2025-04-05 10:42:00

  3. 烟台春晖志愿服务中心开展“指尖非遗,清明‘燕’语”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春雁4月3日,烟台春晖志愿服务中心联合金城社区党总支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指尖非遗,清明‘燕’语”做面燕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手工制作面燕的方式,让居民们深入了解清明文化习俗,同时借助志愿服务的力量,关爱老人,促进社区内老少融合,营造出其

    0 2025-04-04 21:15:00

  4. 脑梗溶栓窗口延长至24小时 浙江医学专家破解脑梗治疗国际难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4月3日电(张煜欢)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死”,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症状出现的4.5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其中,后循环卒中的症状更加隐匿,容易被误诊或忽视,导致许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面临严重的后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大

    0 2025-04-03 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