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千年诗词里的襄阳春意
汉江晨雾中,襄阳的春天如约而至。这座孕育了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等众多诗人的历史文化古城,自古便是“南船北马”的诗意交会处,曾目送无数文人墨客的舟楫往来。当浩荡江水与春日新绿相遇,诗人笔下的襄阳便化作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富诗意的春天意象。从魏晋风骨到当代新声,汉江的春潮始终在诗行间奔涌,将千年的文脉浸润成永不褪色的文化记忆。
汉江春潮:诗意流淌的千年时光
汉江春潮,从千年的诗篇中奔涌而来。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大堤行寄万七》中写道:“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老龙堤春日里车马如流、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诗人在春草萋萋的大堤上,看着“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的生动画面,不禁思念远方的友人,发出“江花为谁发”的深情慨叹。张祜的《襄阳乐》则以“大堤花月夜,长江春水流”的清丽笔触,描绘出春夜大堤边江水悠悠流淌、月光如水的美好景致,一句“春夜特来游”,则道出诗人专程夜游大堤的雅兴。

《大堤行寄万七》诗意图 周解民 作
早在先秦时期,《诗经·汉广》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的吟唱,让汉水女神的神话传说在襄阳的春波中荡漾千年。孟浩然在《万山潭作》中追忆“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的古老传说,李白也在《岘山怀古》中写下“弄珠见游女”的佳句。这些诗篇成了襄阳春色的文化基因,为襄阳的春天增添了浪漫的神话色彩。
襄阳这座“南船北马”之城的春日意象,始终在水的韵律中生长。寒食时节,窦巩在《襄阳寒食寄宇文籍》中写道:“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借眼前春景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孟浩然的“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初春汉中漾舟》),则生动的描绘了冬雪消融后春潭解冻、碧波荡漾的盎然生机。刘禹锡的《踏歌行》不仅描绘了“春江月出大堤平”的美景,更记录了“堤上女郎连袂行”的独特民俗,展现了襄阳女子在春夜大堤上结伴而行的生动场景。
汉江的春潮,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文化的流淌,它承载着诗人的深情与哲思,将襄阳的春天镌刻成永恒的诗意画卷。

《大堤曲》诗意图 张亮 张道成 作
诗酒风流:襄阳文人的精神图景
鹿门山、岘山的春天,蕴藏着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隐逸山林的闲适之趣、登临怀古的哲思境界、诗酒唱和的豪放情怀,共同构筑了襄阳春日独特的文化气质。
在鹿门山的春日薄雾中,孟浩然“春眠不觉晓”(《春晓》)的吟咏穿越千年,传递着隐士的闲适心境。皮日休在此隐居五载,“信马腾触处行”(《襄州春游》)的漫游足迹,丈量出襄阳山水的诗意维度。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构筑了中国文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登临怀古,则是襄阳春日里另一道独特的风景。郑锡的“春生岘首东,先暖习池风”(《襄阳乐》)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从习家池畔吹来的和煦春风。曾巩登岘山而作“烟云秀发春前地”(《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既是对春色的礼赞,更是对羊祜、杜预等先贤地追慕。羊祜镇守襄阳时的德政,杜预文治武功的成就,都在文人登高望远时化作精神的坐标。这种怀古之思,赋予襄阳春色深厚的历史底蕴。
诗酒唱和,是襄阳春日里文人豪放情怀的生动体现。李白在《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尽显豪迈。他甚至幻想“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将汉江想象成春酒,这夸张又浪漫的想象,令人称绝。
文人雅士在山水间寻觅先贤足迹,将个人感悟融入自然景物,使襄阳的春天升华为承载文化记忆的精神符号。

《襄阳歌》诗意图 李晓滨 作
春满襄阳:古今交融的时代乐章
襄阳城墙,每一块古砖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留存着春天的记忆。夫人城头的玉兰花岁岁绽放,见证着时光的流转,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元稹诗中“拂水柳花千万点”(《过襄阳楼》)描绘的太平盛景。
元稹写下的“襄阳楼下树荫成,荷叶如钱水面平”,生动地描绘出当年护城河边绿树成荫、荷叶初长的春日美景。令人惊叹的是,时隔一千多年,诗中所描写的风光与今天的襄阳城几乎一般无二——城上楼、楼下树、池中荷、河畔柳、柳中莺、空中絮、水中云,历历在目。
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古老的襄阳在春天里展现出全新的活力。源于“神女解佩”的浪漫传说的穿天节,从一个古老的民俗节日演变为集汉服巡游、诗词吟唱、非遗展示于一体的文旅盛会,重现了“堤上女郎连袂行”的盛况。
汉江的春水,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连接着古与今。诗词文化主题公园、孟浩然新田园诗大赛等,擦亮了“以诗润城”的品牌;文化旅游线路将古迹探寻与特色体验结合,带领游客深度领略襄阳魅力;诗词评选、朗诵会、讲座等活动蓬勃开展,激发出市民对诗词文化的热爱。
在襄阳这片浸润着诗意的土地上,每一个春天都是一次与历史、与文化、与自我的深度对话。在这里,人们能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文化的魅力,也能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归宿。襄阳这座城市的春天,因诗词而永恒,因创新而常新。如今,襄阳的新诗意正在不断被书写。
记者:张亚婷
编辑:周杨 | 责编:张丽
审核:刘德祥 周锴
-
@创意无限的你 青田·古蔺文创大赛火热征集中
潮新闻客户端活动海报为深化东西部协作,激发文创产业创新活力,由青田县与古蔺县两地政府联合举办的“东西协创·山海共韵”——青田·古蔺文创大赛于近日启动。大赛以两地文化基因与特色产业为基底,面向全球征集创意作品,旨在通过创意赋能推动文旅融合,打造东西部文创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标杆。青田欧陆风情一条街 青田
-
藏在千年诗词里的襄阳春意
汉江晨雾中,襄阳的春天如约而至。这座孕育了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等众多诗人的历史文化古城,自古便是“南船北马”的诗意交会处,曾目送无数文人墨客的舟楫往来。当浩荡江水与春日新绿相遇,诗人笔下的襄阳便化作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富诗意的春天意象。从魏晋风骨到当代新声,汉江的春潮始终在诗行间奔涌,将千年的文脉浸润成
-
东营:传统赓续与文明新风共绘清明新景
梨花纷飞寄追思,春风拂柳颂忠魂。当清明这一承载着慎终追远与春和景明的传统节日翩然而至,东营以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实践,勾勒出“缅怀与新生共舞、时代与记忆共鸣”的动人图景。从社区楼宇间的暖心陪伴到纪念碑前的庄严宣誓,从青松翠柏下的文明祭扫到多元探索的文化传承,这座城市正以多元实践诠释着传统节日的现代意
-
两岸吕氏宗亲共祭太公 第十一届世吕大会将在金华永康举办
中国台湾网4月2日讯 近日,来自海峡两岸的300余位吕氏宗亲齐聚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共同举行太公祭祀大典。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吕尚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吕氏文化交流活动同期举行,台湾世界吕氏宗亲总会秘书长吕理正率团参与此次活动。两岸吕氏宗亲齐聚永康共同举行太公祭祀大典。(中国台湾网发)中华文化促进会吕
-
平和:寻根铸魂 共谱两岸文化新篇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日讯3月28日,在平和县委台办的积极推动与精心组织下,台湾南投县文化局局长林荣森率5人参访团,在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相关领导、老师的陪同下,深入平和县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围绕闽台文化同源性、非遗活化传承、乡建乡创合作等关键议题,探索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推动两岸文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