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手脱眼”=玩命、虚假宣传恐获刑,公安部道研中心“点题”智驾乱象

车辆行驶中开启辅助功能后聊天、玩手机甚至睡觉,车企在宣传中则强调“自动”“智驾”,忽略“辅助”,近期智驾车辆事故频发引发热议,汽车智能驾驶“边界在哪?”“事故责任在谁”等也成为关注焦点。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道研中心”)近日发文称,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存在误解,在启用辅助驾驶功能后出现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这不仅违反现行道路交通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要警惕“高阶智驾”陷阱,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依据标准,驾驶自动化被分为6个等级。2021年8月,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明确指出,0—2级为辅助驾驶阶段,驾驶主体始终为人;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上不同车企对智能驾驶系统的命名各异,几乎均带有“高阶”“城市NOA”等表述,但其技术本质仍属于2级辅助驾驶,尚未获得3级及以上的认证许可。
然而,近期多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反映出,驾驶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未严格依照规定操作,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去年12月,在甬莞高速75公里处,一辆小型新能源汽车冲入施工区域,险些撞到正在施工区内作业的工人。经查,驾驶人因为不熟悉路况,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一直看手机,没有看前方,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今年3月,武深高速646公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型新能源汽车突然向右偏移,随后冲向右侧山体发生侧翻。经查,驾驶人因开启车辆“辅助驾驶”功能后分心,在行驶至事发路段时,车辆方向发生偏移,驾驶人慌忙接管之际操作不当,最终导致事故发生。此外,在江苏南京、大广高速等地也出现类似交通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机动车驾驶人始终对车辆运行安全负主体责任。当前,在我国道路通行环境下,市场上的量产汽车仍处于2级辅助驾驶阶段,系统仅提供有限的辅助驾驶功能。因此,驾驶人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必须持续履行观察路况、预判风险和及时接管的义务。若驾驶人在辅助驾驶功能激活期间未尽上述义务,存在“脱手脱眼”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认定其存在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依法处以罚款并记分。一旦因此类行为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将承担主要责任,需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若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车企宣传勿触红线
强化警示驾驶者操作的同时,车企在营销上的话术也成为关注焦点,尤其在智能辅助驾驶宣传方面。近年来,在车企新车及技术发布会上,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的宣传存在模糊地带,“高阶智驾”“城市NOA”等名词的出现,让消费者对车辆功能的理解出现偏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道研中心方面提出,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强化新用户培训,切勿误导宣传。“现在的智能驾驶技术基本在L2—L2+等级,企业在宣传和销售过程中,应该提示消费者车辆仅能实现智能辅助驾驶,而不是自动驾驶。”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认为,车企应明确告知消费者,目前技术水平无法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级别,系统并不能替代成熟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操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的附件中要求,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夸大系统能力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企业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命名及营销宣传中,不得使用暗示消费者该系统可以作为自动驾驶系统使用,具备实际上并不具备的功能等用语,防止驾驶员滥用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刘晓梦
-
日本长野一夜连震47次,日本当局呼吁警惕更大地震
综合日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20时18分,日本长野县发生5.1级地震,多地震感强烈,随后当地连续发生47次地震,居民称难以入眠。 1、日本气象厅:一年多以来最强震感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第一次的5.1级地震,震中位于长野县北部,震源深度13千米,长野县大町市在内的多地有震度为“5弱”的强烈
-
锐评|这一次,还选“C”
当特朗普政府还在琢磨“关税连续剧”下一集的剧本时,美国消费者已热火朝天打开了中国电商平台。据报道,4月16日,淘宝被推升至美国应用商店下载榜第二位,并登顶16个国家的App下载榜。海外各大社交媒体上,“How to shop on TAOBAO”(如何在淘宝购物)成为热门话题,很多网友都在讨论,如何
-
“脱手脱眼”=玩命、虚假宣传恐获刑,公安部道研中心“点题”智驾乱象
车辆行驶中开启辅助功能后聊天、玩手机甚至睡觉,车企在宣传中则强调“自动”“智驾”,忽略“辅助”,近期智驾车辆事故频发引发热议,汽车智能驾驶“边界在哪?”“事故责任在谁”等也成为关注焦点。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道研中心”)近日发文称,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已引发社
-
公司热点|威马阴影持续,东杰智能财务信披违规被监管,两年亏5亿,股东欲“出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4月17日晚间,东杰智能(300486)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因对部分客户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不充分,导致相关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及时任副董事长娄刚、副总经理张新海、财务总监张路、蔺万焕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被采取监管措施。在同日披露的年报中,
-
太阳暗条消失引发地磁暴 1.5亿公里外能量如何扰动地球?
记者昨天(17日)从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获悉,受4月13日太阳暗条消失活动影响,北京时间4月16日17点到17日8点发生地磁暴。地磁暴究竟是什么?所谓太阳暗条消失又是什么意思?地磁暴会不会影响我们人体健康?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其强度以Kp指数,也就是全球地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