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热处理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方法。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退火
完全退火: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缓慢冷却。
不完全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冷却。
等温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在恒温下冷却。
球化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使碳化物球化。
去应力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
再结晶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使晶粒重新结晶。
均匀化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均匀组织。
去氢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去除材料中的氢。
扩散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促进元素的扩散。
正火
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这种方法常用于合金钢和铝合金,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
单介质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在水、油或空气中冷却。
双介质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先在水或油中冷却,再在空气中冷却。
分级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不同温度,再进行回火。
等温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在恒温下冷却。
局部淬火:仅对材料表面进行局部加热和冷却,以获得表面硬化效果。
回火
低温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重新加热到较低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
中温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重新加热到中等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
高温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重新加热到较高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
稳定化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重新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以稳定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附加回火:在淬火和回火之间进行一次或多次回火处理,以进一步优化材料的性能。
化学热处理
-
能随意塑形的流体电池问世
新电池柔软且可延展,能被塑造成任何形状。图片来源:瑞典林雪平大学科技日报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创新的流体形态电极,研发出能被塑造成任何形状的电池。这种柔软舒适的电池能随意改变形状,未来可用于给诸多领域各种各样的设备供电。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
隆华科技:公司产品应用情况请关注巨潮资讯网发布的定期报告
金融界4月7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隆华科技提问:张总你好,在深圳复材展上看到兆恒推出了吸波材料,高磁导吸波薄膜,电磁屏蔽材料,是不是预示已经有成品产出了,有没有实际应用。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产品的应用情况请关注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发布的定期报告。本文源自金融界
-
市科技局:我市举办新材料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线上路演活动
【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_部门信息】为充分发挥连云港市主导产业产学研联盟和各高校连云港中心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优势,3月27日,连云港市科技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连云港基地共同举办“新材料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线上路演活动”。连云港市县区科技部门分管负责人、新材料产学研合作联盟近80家成员
-
聚焦广州“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 向“新”再出发⑬丨广州技术让C919穿上国产“鞋”
在前沿新材料领域,广州初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企业方面,有8家上市公司、多家全球独角兽企业以及超过1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与高校院所方面,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高校院所、研究机构80余个。高校方面,中大、华工在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不少重大突破。任何产业
-
甲类功放温度多少好听
关于甲类功放的最佳工作温度,存在以下几种观点:40-50度甲类功放在40-50度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温度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功放能够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音质也较为理想。超过50度有观点认为,甲类功放需要热到50度以上才好听。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功放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失真最小,声音还原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