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生效是指什么
法律生效是指 已经成立的法律行为因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从而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法律行为的成立属于事实判断,而法律行为的生效属于价值判断。通常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存在以下几种例外情况:
附生效条件和附始期的合同:
在条件成就或期限届至前,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
效力待定的合同和无效合同:
这些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由于存在某些瑕疵,因此尚未生效。
法律规定需要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
在相关手续完成之前,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不具备法律效力,必须等到手续完成后才能生效。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
如果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生效时间将按照约定执行。
综上所述,法律生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只有当法律行为符合所有生效要件,并按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生效时,才能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
事关直播电商,一批典型案例公布!
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管,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近期查办了一批直播电商典型案例。为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震慑违法违规行为,共同营造网络交易良好生态,市场监管总局现选取一批案例予以公布。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北京萱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经查,北京萱妍堂生
-
“法官,我被限制乘坐高铁、飞机,太难了”因出行受限,失信被执行人主动还款10万元
“法官,我是黄某,我来还钱。”近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迎来了一位“特殊访客”。黄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达了自己想要偿还欠款的意愿,并在不久后,将10万元欠款一次性支付给了申请执行人闵某,一桩陈年旧案就此了结。事情要从多年前的一起工程项目中介纠纷说起。2011年5月,闵某与谭某签订了一份居间合同,合
-
为案件办理提供指引参考 最高法首次发布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乎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关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万亿元,积极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服务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同时,执行领域目前仍面临案
-
特朗普宣布将再给予TikTok禁令75天宽限期
当地时间4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将再次推迟执行TikTok禁令75天。新闻多看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月20日签署行政令,要求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在未来75天内暂不执行。特朗普在行政令中称,他计划与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商讨TikTok问题解决方案
-
时代新材:签订约19.8亿元风电叶片及相关服务合同
4月3日,时代新材(600458.SH)公告称,公司与风电各大主机厂签订《叶片销售合同》,合同金额总计约合人民币19.8亿元(含税价)。该合同为公司日常经营合同,对公司2025年当期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预计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因外部环境变化等导致无法如期或全面履行的风